Google   



舉報信息:*
 

古典占星學中的30種「星體關係」詳解

標題: 古典占星學中的30種「星體關係」詳解
作者 Learner 於 2010年04月23日 16:21:40

出處:占星網http://www.zxlhh.net
作者:LIUYILOOK
編輯:@
作者:晴海 何為【星體關係】?

在占星學裡,一張星盤所講的故事,
通常是由四個基礎符號系統組成的,
其中包含了【行星】,【星座】,【宮位】,以及【相位】。
這四個部分各司其職,演繹出一場又一場精彩的人生話劇,
話劇中,行星的角色就好比是表演者本身,

星座就仿佛他們的服化道,給他們化妝出各自與眾不同的氣質跟身份,
“宮位”則是表演者們各自展現故事情節的舞臺,
而“相位”,就好比是,演員跟演員間所呈現出的千奇百怪的【人物關係】。

因此,說到【星體關係】,首先我們最為熟知的,就是【相位】。
有一些占星基礎的朋友都知道,
在占星裡的幾個重要相位有:
合相,對分相,六分相,三分相和四分相,
其實就是把一個360°的圓像切蛋糕一樣用數字整除,
從而得到不同的數理符號象徵含義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0°相位
在古代本不叫作【相位】,
古希臘人管0°叫做Synodos,
而其它相位則稱作是Martyreo,
諭示著【合而為一】與【互相看見】的本質區別。

至於這些數理符號含義的由來,
也存在不同的觀點,
有些人認為相位的含義是根據數位本身的象徵意義衍生出來的,
而有些人則認為是根據行星主宰體系的星座位置得來的。

但不論誰對誰錯,
有一點我們是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相位闡述的是兩顆星之間的【關係】,
如果沒有行星(也就是演員)的介入,
相位(演員間的關係)是不會存在任何單獨含義的。

所以在很多時候當我們看星盤時,
過度關注相位本身是藍線還是紅線,
不如先搞清楚這根線連接的是哪兩顆星。


【星體關係】的演化與原貌
在文藝復興以後的占星術中,
原本被奉為“古典托勒密相位”的幾個大相位得到了新的拓展,
發展出了一系列以“泛音”概念為主的衍生相位,
也稱作是“小相位”,“次要相位”或“特殊相位”,
它們的出現似乎增加了占星術的複雜與繁瑣,
又似乎能帶給人們關於星體間關係的更多解答,
後期這些次要相位被延續到了現代占星術中,
成為“泛音”學派不可或缺的理論基礎之一。

另一方面,在古典占星領域,
小相位的發展卻並不那麼吃香,
很多古典占星主義者認為比起在這些新相位上做出模棱兩可,
囫圇吞棗的解釋,
不如避而不談。

今天既然我們介紹的是“古典占星”,
那麼自然不會牽扯到任何小相位啦。
其實在古典占星裡,
【星體關係】遠非單純的相位那麼簡單,
古典占星雖然給人的感覺是枯燥雜亂,
但其中有些精微卻也往往能更詳細地描述出星體之間這場“大話劇”的一些容易讓人忽略的細節。

例如在通用古典占星領域裡,
但凡一個人說自己是搞古典占星的,
都會一開口就來個“接納”或者“互溶”,
搞得現代占星的同伴們面面相覷,不知所謂。

其實“接納”跟“互溶”,也屬於【星體關係】,
也就是說,在古人眼裡,
演員之間的關係可不止是:合體,對手,談判者,同盟,煞星這麼簡單,
他們還很生動地考慮了誰可能去誰家做客,
去了人家家是否受到待見,
是否偷吃東西等更加具有畫面感的各種【星體關係】。


然而星體之間的關係,卻絕不僅僅只是“合相”,“相位”,“接納”跟“互溶”。
有一位古典占星界的老哥做了一個小小的總結,
星體的關係全部加起來,
再減去它們跟太陽之間的各種關係,
應該...大概是....大約有30種左右。

是的,你沒聽錯,
也就是說,我們經常用到的,
且還容易理解的稀裡糊塗的,
大約也就是其中的四種到五種...吧。

這位老哥名字叫亞伯拉罕.伊本.埃斯拉,
關於他的介紹,以前每次翻譯他的文章都會貼出來,今天照舊Copy+Paste:

拉比亞伯拉罕.伊本.埃茲拉,亦被稱為“伊本.埃茲拉”,“以斯拉”,“猶太人亞伯拉罕”,Abendre或Avenara。中世紀歐洲公認的“智者”,“偉大的人”,“值得稱頌的人”,
出生於1092年的Tudela,
去世於1167年的卡斯提亞王國,
是一個非常卓越的安達盧西-猶太智者。

幾乎被視作是全能之人,
他的成就體現在其詩歌,哲學,語法學,卡巴拉,醫療,數學,跟天文占星學等多個領域。

伊本埃茲拉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出名的旅行家;
後由於穆瓦希德王朝的進攻,
不得不於1140年離開安達盧斯前往北非,埃及,以色列,義大利,法國和英國,
直到最後回歸西班牙。

這篇文章的內容依然是來自他書中的記載,
拿來跟大家分享,
是希望謹以此幫助廣大占星學愛好者們拓寬信息量,
別無他想,有幫助就好。





[文章來源] 網路流傳轉寄信件
Goodz © 2005-2029 GP
本站會員之個人言論或行為、不代表本站之立場與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