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查看所有文章 (小白)


« 1 (2) 3 4 5 ... 12 »


奇特的西元1948年
012 亞塞拜然
註冊日期:
2009/6/22 22:52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15
等級: 9; EXP: 75
HP: 0 / 218
MP: 38 / 9487
1948年大事:

(1) 猶太教(以色列)、回教(伊斯蘭)、基督教(天主教和普世教會合一運動)
(2) 亞洲(中國和韓國)、歐洲(歐盟)、美洲(美洲國家組織)
(3) 電腦晶片、人權宣言、世衛組織
(4) 共產(半鐵)和民主(半泥)之世界局勢誕生

[補充說明]
天主教之教宗的完整頭銜:「羅馬主教、耶穌基督代表、宗徒長之繼承人、普世教會最高教長、義大利首席主教、羅馬教省總主教及都主教、梵蒂岡城邦元首及天主眾僕之僕」

--------------------------------------------------------------------------------------

1948年,以色列之奇蹟復國,影響世界之中東局勢隨之產生,中東戰爭自此爆發


1948年,柏林危機開端(東柏林和西柏林之對立),美國和蘇聯的冷戰開端,歐洲因此被劃分成了兩大勢力,共產(半鐵)和民主(半泥),從此不斷的影響了歐、美、亞、非之世界局勢


1948年
世界基督教協會(WCC),成立「普世教會運動」


1948年
「電腦晶片」被發明,成為第二代電腦(第一代是真空管電腦)


1948年
共產黨戰勝國民黨,成為世界的新中國


1948年
世界伊斯蘭大會恢復活動


1948年04月03日
「馬歇爾計劃」正式執行,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援助歐洲的計劃


1948年04月07日
「世界衛生組織」成立


1948年04月16日
「歐洲經濟合作組織」成立


1948年04月30日
《美洲國家組織憲章》於哥倫比亞波哥大通過,美洲國家組織正式成立


1948年05月14日
以色列總理本-古理安,於特拉維夫宣讀《以色列獨立宣言》,以色列復國


1948年08月15日
「大韓民國政府」於朝鮮半島三八線以南成立


1948年09月09日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於朝鮮半島的北半部成立


1948年12月10日
聯合國大會全體會議通過《世界人權宣言》



引用:

<聖經/新約/路加福音 21:29~36>

耶穌又給他們講了一個比喻:

你們看看無花果樹各樣的樹
它們甚麼時候發芽,
你們看見了,
就知道夏天近了。

同樣,
你們甚麼時候看見這些事發生,
也應該知道上帝的國近了。

我實在告訴你們,
這一切都必定發生,
然後這世代才會過去;
天地都過去,
但我的話決不會廢去。

你們應當自己小心,
免得在貪食醉酒和生活的掛慮壓住你們的心的時候,
那日子突然臨到你們,
正如網羅臨到全地的所有居民。

你們要時刻警醒,
常常祈求,
好讓你們能逃避這一切要發生的事,
可以站在人子面前。


無花果樹 = 以色列復國
各樣的樹 = 各樣的勢力再次興起

發表日期2010/6/28 22:41
_________________
☆★☆★白金雙子座~係金ㄟ★☆★☆


世界宗教起源
012 亞塞拜然
註冊日期:
2009/6/22 22:52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15
等級: 9; EXP: 75
HP: 0 / 218
MP: 38 / 9487
世界的各宗教起源,源頭只有2個:
(1) 耶和華上帝之信仰
(2) 巴比倫之宗教

世界有名的宗教,如:佛教和道教,也都是源自於巴比倫之宗教。

[佛教]
很多人都以為佛教是源自於印度,
事實上佛教是源自於兩河流域,古巴比倫,
後來佛教從婆羅門教中分別出來自成一局,
只是後來的佛教徒又把佛教和婆羅門教融合為一體,
讓原本「無色相之佛教」變成「有色相之婆羅門佛教」,
不僅拜佛像,也說死後有極樂世界,
事實上「原始佛教」的中心信仰是「佛,歸於『無,虛空』」。

[道教]
很多人都以為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
事實上道教也是源自於兩河流域,古巴比倫,
扛神轎,用刀自砍,用針自插等,
這些宗教儀式在兩河流域,古巴比倫和相近年代的西亞古文明都有文獻記載,
連中國的十二生肖也都是與源自於古巴比倫的文化。

為何佛教和道教等宗教都是源自於古巴比倫?
原因就是世界洪水過後,
人們(史稱:蘇美人)出了方舟,
在兩河流域之巴比倫地蓋了通天巨塔,即「塔廟/巴別塔/巴比倫塔」,
人們建立了這座塔,
也丟棄了對「耶和華上帝之信仰」,
進而自創「非上帝之神像和神話」,
後來上帝憤怒降臨,
將原本的單一陸塊,
翻轉震裂大地,
分成各大型陸塊和海島,
也將原本的單一蘇美語,
變亂為世界的各種語言;
人們的居住地和語言被分裂之後,
人們的記憶中仍保有「非上帝之巴比倫神像和神話」,
被巨震分散到中國的人們,
就把原有的「非上帝之巴比倫神像和神話」漸漸發展成「道教」,
被巨震分散到印度的人們,
就把原有的「非上帝之巴比倫神像和神話」漸漸發展成「婆羅門教」,
被巨震分散到美洲的人們,
就把原有的「非上帝之巴比倫神像和神話」漸漸發展成「馬雅之古宗信仰」,
被巨震分散到各陸塊和海島的人們,
也把原有的「非上帝之巴比倫神像和神話」漸漸發展成「自己的宗教信仰」。

為何世界的宗教(不包含:對耶和華上帝的信仰)都是源自於「非上帝之巴比倫神像和神話」?
因為人們都是來自於「出方舟的人們:閃、含、雅弗之後裔」,
這群「出方舟的人們」就是史稱的「蘇美人」,
人們因方舟在洪水中獲救,出方舟之後,
短短約100年之內(單位:1年365.25天),
人們就忘記了上帝,
自己創造了「非上帝之巴比倫神像和神話」。

發表日期2010/6/20 13:04
_________________
☆★☆★白金雙子座~係金ㄟ★☆★☆


全球第一個人工生命問世!
012 亞塞拜然
註冊日期:
2009/6/22 22:52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15
等級: 9; EXP: 75
HP: 0 / 218
MP: 38 / 9487
[文章來源]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 2010/05/22 04:11
[編譯羅彥傑、記者鍾麗華/綜合報導]



合成細菌細胞 能自我複製

曾率先完成人類基因組定序的美國科學家凡特再傳捷報,在實驗室創造出全球第一個人工合成生命。

這項研究歷時十五年、耗資四千萬美元,以合成方式創造出會自我複製的細菌細胞,為合成生物學寫下新的里程碑。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權威期刊《科學》,但卻遭某些人批評他們在扮演上帝或玩弄生命本質。



費時15年 耗資4千萬美元

主持這項合成細胞工程的是六十三歲的生物學家凡特,在以他為名的研究院內領導由二十四名科學家、包括一名諾貝爾獎得主所組成的研究團隊。凡特團隊指出,他們把絲狀黴漿菌的合成版DNA移植到另一個稱為山羊黴漿菌的細菌內,在歷經多次的錯誤啟動後,這個新微生物復活,而且開始在實驗室器皿內複製。

凡特說,這是第一個製造出來的合成細胞,因為該細胞完全衍生自一個合成的染色體,一開始先透過電腦重建常見細菌基因組,再使用四瓶化學物質來寫出高達百萬個DNA字母的軟體,最後讓它在一個活的有機體內啟動。



受人造基因控制 不會演化

這個合成細胞完全受到人造的基因指令控制,未來人們將可以創造出專精於某種功能的有機體,卻不必擔心它會演化。這篇研究指出,這套合成生命的方法,可用來設計特定細菌,專門協助製造生物燃料或清除環境有害物質。此外,研究人員也希望致力於一套技術,以便加速疫苗製造與生產新的食品成分與化學物質。

凡特的團隊甚至有更大的夢想,亦即創造出不僅新、且帶來可觀利潤的有機體。他已和石油業巨擘艾克森美孚公司談妥,要創造能從大氣層吸收二氧化碳的海藻,並使其轉化為燃料。他有信心這項創新的產值可能超過一兆美元。



技術創造產值 逾一兆美元

凡特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訪問時,反駁自己是扮演上帝的指控,宣稱人類本來就會試圖控制自然,就是這樣才會有馴養的動物。

不過,科學家與哲學家已開始辯論凡特研究成果的潛在效應與道德意涵。有的科學家認為凡特創造出的頂多只是合成基因組,而非合成有機體,因此不算人工生命;環保團體地球之友則要求美國政府儘速立法規範合成生物學,避免生命遭玩弄。



環團批評 扮上帝玩弄生命

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治醫師蘇怡寧表示,基因工程科技發展,從最初的基改大豆,到凡特的最新研究成果,其實概念都是相同的,只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複雜度提高。科技發展出發點原本都是好的,角度是良善的,但是如果不謹慎以對,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因為科學概念相同,卻有無限的想像與延伸。

蘇怡寧指出,像是基改大豆、黃豆,當初也是基於改善糧荒、產量問題而研發出來,但現在反而是標榜非基改的豆漿價格才比較貴。凡特雖然是想發展複製海藻吸收二氧化碳,但是否遭到進一步其他目的的利用,值得關切。

發表日期2010/5/23 0:45
_________________
☆★☆★白金雙子座~係金ㄟ★☆★☆


回覆: 長相很醜,你會如何形容?
012 亞塞拜然
註冊日期:
2009/6/22 22:52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15
等級: 9; EXP: 75
HP: 0 / 218
MP: 38 / 9487
長得很像強颱(龍捲風)剛過境!

發表日期2010/3/3 22:22
_________________
☆★☆★白金雙子座~係金ㄟ★☆★☆


龍和鳳都是公的?
012 亞塞拜然
註冊日期:
2009/6/22 22:52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15
等級: 9; EXP: 75
HP: 0 / 218
MP: 38 / 9487
[鳳][凰]
[鳳凰]合稱為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
在中華文化中的地位僅次於龍,
羽毛美麗,雄的叫鳳,雌的則叫凰。
常用來象徵祥瑞。
亦稱為朱鳥、丹鳥、火鳥、鶤雞等。


[龍]
龍,在中國的神話與傳說中,
是一種神異動物,
具有蛇身、蜥腿、鷹爪、蛇尾、鹿角、魚鱗、口角有鬚、額下有珠的形象。

《山海經》記載,
夏後啟、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龍」。
另有書記「顓頊乘龍至四海」、「帝嚳春夏乘龍」。
前人分龍為四種:
(1)有鱗者,稱為「蛟龍」
(2)有翼者,稱為「應龍」
(3)有角者,稱為「虯龍」
(4)無角者,稱為「螭龍」

還有一種說法:
(1)兩角者,稱為「龍」
(2)獨角者,稱為「蛟」
(3)無角者,稱為「螭」
(4)無腳者,稱為「蠋」

有人認為這是古代炎黃統一中原各部落後,
揉合各氏族的圖騰形成的形象。

傳說中,
龍能隱能顯,
春風時登天,
秋風時潛淵,
又能興雲致雨,
後成為皇權象徵,
歷代帝王都自命為龍,
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

龍被中國先民作為祖神敬奉,
普遍尊尚「龍」,
中國人也自稱為「龍的傳人」。










[參考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7%A4%E5%87%B0_(%E7%A5%9E%E9%B8%9F)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E%99

發表日期2010/2/22 10:41
_________________
☆★☆★白金雙子座~係金ㄟ★☆★☆


回覆: 魩仔魚
012 亞塞拜然
註冊日期:
2009/6/22 22:52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15
等級: 9; EXP: 75
HP: 0 / 218
MP: 38 / 9487
可憐的魚販

發表日期2010/1/20 19:12
_________________
☆★☆★白金雙子座~係金ㄟ★☆★☆


《山海經/海經》目錄
012 亞塞拜然
註冊日期:
2009/6/22 22:52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15
等級: 9; EXP: 75
HP: 0 / 218
MP: 38 / 9487
卷一/海外南經 (山海經第六)
         
01. 結匈國 02. 南山 03. 比翼鳥 04. 羽民國 05. 二八神
06. 畢方鳥 07. 讙頭國 08. 厭火國 09. 三株樹 10. 三苗國
11. 臷國 12. 貫匈國 13. 交脛國 14. 不死民 15. 岐舌國
16. 昆侖虛 17. 羿與鑿齒戰 18. 三首國 19. 周饒國 20. 長臂國
21. 狄山離朱、視肉 22. 南方祝融      
         
         
卷二/海外西經 (山海經第七)
         
01. 滅蒙鳥 02. 夏后啟 03. 三身國 04. 一臂國 05. 奇肱國
06. 形天與帝爭神 07. 女祭女戚 08. 【上次下鳥】鳥、(詹鳥) 鳥 09. 丈夫國 10. 女丑之尸
11. 巫咸國 12. 并封 13. 女子國 14. 軒轅國 15. 窮山
16. 諸夭之野 17. 龍魚陵居 18. 白民國 19. 肅慎國 20. 長股國
21. 西方蓐收        
         
         
卷三/海外北經 (山海經第八)
         
01. 無綮之國 02. 鍾山之神燭陰 03. 一目國 04. 柔利國 05. 共工之臣相柳氏
06. 深目國 07. 無腸國 08. 聶耳國 09. 夸父與日逐走 10. 博父國
11. 禹所積石山 12. 拘纓國 13. 尋木 14. 跂踵國 15. 歐絲之野
16. 三桑無枝 17. 范林 18. 務隅山 (帝顓頊葬所) 19. 平丘甘柤 20. 北海諸獸
21. 北方禺彊        
         
         
卷四/海外東經 (山海經第九)
         
01. 嗟丘 02. 大人國 03. 奢比尸 04. 君子國 05. 鸶鸶
06. 朝陽之谷神天吳 07. 青丘國九尾狐 08. 帝 (禹) 命豎亥步 09. 黑齒國 10. 湯谷十日
11. 雨師妾 (國) 12. 玄股國 13. 毛民國 14. 勞民國 15. 東方句芒
         
         
卷五/海內南經 (山海經第十)
         
01. 甌居海中 02. 三天子鄣山 03. 桂林八樹 04. 伯慮國 05. 梟陽國
06. 兕 07. 蒼梧山 (帝舜與帝丹朱葬所) 08. 氾林 09. 狌狌知人名 10. 犀牛
11. 夏后啟之臣孟涂 12. 窫窳龍首 13. 建木 14. 氐人國 15. 巴蛇食象
16. 旄馬 17. 匈奴開題之國      
         
         
卷六/海內西經 (山海經第十一)
         
01. 危與貳負殺窫窳 02. 大澤 03. 鴈門山 04. 高柳 05. 后稷之葬
06. 流黃酆氏國 07. 流沙 08. 東胡 09. 夷人 10. 貊國
11. 孟鳥 12. 海內昆侖之虛 13. 赤水 14. 河水 15. 洋水
16. 弱水 17. 開明獸 18. 開明西鳳皇 19. 開明北不死樹 20. 開明東諸巫療窫窳
21. 服常樹上三頭人 22. 開明南樹鳥      
         
         
卷七/海內北經 (山海經第十二) 
         
01. 蛇巫山上操柸人 02. 西王母 03. 大行伯 04. 犬封國 (文馬吉量) 05. 鬼國
06. 蜪犬 07. 窮奇 08. 帝堯臺 09. 大蜂 10. 蟜
11. 闒非 12. 據比尸 13. 環狗 14. 15. 戎
16. 林氏國騶吾 17. 昆侖虛南氾林 18. 從極之淵冰夷 19. 陽汙之山 20. 王子夜尸
21. 宵明、燭光 22. 蓋國 23. 朝鮮 24. 列姑射 25. 射姑國
26. 大蟹 27. 陵魚 28. 大騦 29. 明組邑 30. 蓬萊山
31. 大人之市        
         
         
卷八/海內東經 (山海經第十三)
01. 鉅燕 02. 國在流沙中者 03. 國在流沙外者 04. 西胡白玉山 05. 雷澤中雷神
06. 都州 07. 琅邪臺 08. 韓鴈 09. 始鳩 10. 會稽山
11. 岷三江        
         
         
卷九/大荒東經 (山海經第十四)  
         
01. 少昊之國 甘山 02. 皮母地丘 03. 大言山 04. 大人國大人市 05. 小人國靖人
06. 犁(霝鬼)尸 07. 潏山 08. 蒍國 09. 合虛山 10. 中容國
11. 君子國 12. 司幽國 13. 明星山 14. 白民國 15. 青丘國
16. 柔僕民 17. 黑齒國 18. 天吳 19. 鞠陵于天山 20. 禺(豸虎)、禺京
21. 玄股國 22. 有易殺王亥 搖民 23. 女丑、大蟹 24. 孽搖頵羝山與湯谷扶木 25. 奢比尸
26. 五采鳥相鄉棄沙 27. 猗天蘇門山 壎民國 28. 壑明俊疾山 29. 三青馬、三騅 30. 女和月母國
31. 應龍殺蚩尤與夸父 32. 東海夔牛      
         
         
卷十/大荒南經 (山海經第十五)
         
01. (足朮)踢、雙雙 02. 蒼梧之野 (舜與叔均葬所) 03. 黑水玄蛇 04. 巫山黃鳥 05. 三身國
06. 季禺國、羽民國、卵民國 07. 不姜山 08. 盈民國 09. 不死國 10. 去朷山
11. 不廷胡余 12. 因因乎 13. 季釐國 14. 臷民國 15. 融天山
16. 羿殺鑿齒 17. 蜮民國 18. 宋山楓木 19. 祖狀尸 20. 焦僥國
21. 禹攻雲雨 22. 有國曰顓頊 23. 張弘國 24. 驩頭 25. 岳山
26. 天臺高山 27. 羲和生日 28. 蓋猶山 29. 小人菌人 30. 南類山
         
         
卷十一/大荒西經 (山海經第十六)  
         
01. 不周負子山 02. 淑士國 03. 女媧之腸 04. 石夷 05. 狂鳥
06. 白氏國 07. 長脛國 08. 西周國 (叔均) 09. 柜格松 10. 先民國
11. 北狄國 12. 太子長琴 13. 五采鳥三名 14. 有蟲狀如菟 15. 豐沮玉門山
16. 靈山十巫 17. 沃民沃野 18. 三青鳥 19. 軒轅臺 20. 龍山
21. 女丑尸 22. 女子國 23. 桃山 24. 丈夫國 25. 弇州山鳴鳥
26. 軒轅國 27. 西海神弇茲 28. 日月山 (顓頊令重黎絕地天通) 29. 天虞 30. 常羲生月
31. 青【上文下鳥】黃【上敖下鳥】、青鳥、黃鳥 32. 孟翼之攻顓頊之池 33. 鏖鏊鉅山 34. 屏蓬 35. 黃姖尸、比翼鳥、天犬
36. 昆侖西王母 37. 常陽山 38. 女祭、女薎 39. 壽麻國 40. 夏耕尸
41. 吳回 42. 蓋山國朱木 43. 一臂民 44. 大荒山 三面一臂人 45. 夏后開 (啟)
46. 互人國 47. 魚婦 (顓頊) 48. (鳥蜀)鳥 49. 偏句、常羊山  
         
         
卷十二/大荒北經 (山海經第十七)
         
01. 附禺山 (帝顓頊葬所) 02. 胡不與國 03. 肅慎國 04. 大人國 05. 鯀攻程州山
06. 先民山槃木 07. 叔歜國 (犬昔) 08. 北齊國 09. 先檻大逢山 禹所積石山 10. 始州國
11. 大澤 12. 毛民國 13. 儋耳國 14. 北極天櫃山 九鳳、彊良 15. 夸父追日
16. 無腸國 17. 共工臣相繇 18. 岳山尋竹 19. 不句山 20. 黃帝女魃
21. 深目民國 22. 赤水女子獻 23. 犬戎 (赤獸戎宣王尸) 24. 齊州山 25. 一目人
26. 繼無民 27. 中(車扁)國 28. 犬戎國 29. 苗民 30. 泂野山若木
31. 牛黎國 32. 章尾山燭龍      
         
         
卷十三/海內經 (山海經第十八) 
         
01. 朝鮮、天毒 02. 壑市 03. 氾葉 04. 鳥山 05. 韓流生帝顓頊
06. 不死山 07. 肇山柏高 08. 都廣之野 (后稷葬所) 09. 若木 10. 靈山蝡蛇
11. 鹽長國鳥氏 12. 九丘建木 13. 窫窳、猩猩 14. 巴國 (巴人) 15. 流黃辛氏國
16. 朱卷國黑蛇 17. 贛巨人 18. 黑人 19. 嬴民、封豕 20. 苗民神延維
21. 鸞鳥鳳鳥 22. 【上山下囷】狗、孔鳥 23. 三天子之都山 24. 蒼梧丘 (舜葬所) 25. 蛇山翳鳥
26. 相顧之尸 27. 伯夷父 28. 幽都山、大幽國 29. 釘靈國 30. 伯陵生鼓、延、殳
31. 鯀 32. 番禺、奚仲 33. 般 34. 帝俊賜羿彤弓素矰 35. 晏龍
36. 帝俊八子 37. 巧倕、叔均 38. 炎帝子孫 39. 鯀竊息壤  

發表日期2010/1/19 14:14
_________________
☆★☆★白金雙子座~係金ㄟ★☆★☆


《山海經/山經》目錄
012 亞塞拜然
註冊日期:
2009/6/22 22:52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15
等級: 9; EXP: 75
HP: 0 / 218
MP: 38 / 9487
卷一/南山經(山海經第一)

南山經 01. 鵲山 招搖山 02. 堂庭山 03. 猿翼山 04. 杻陽山 05. 柢山
  06. 亶爰山 07. 基山 08. 青丘山 09. 箕尾山  
           
南次二經 01. 柜山 02. 長右山 03. 堯光山 04. 羽山 05. 瞿父山
  06. 句餘山 07. 浮玉山 08. 成山 09. 會稽山 10. 夷山
  11. 僕勾山 12. 咸陰山 13. 洵山 14. 虖勺山 15. 區吳山
  16. 鹿吳山 17. 漆吳山      
           
南次三經 01. 天虞山 02. 禱過山 03. 丹穴山 04. 發爽山 05. 旄山
  06. 非山 07. 陽夾山 08. 灌湘山 09. 雞山 10. 令丘山
  11. 侖者山 12. 禺稿山 13. 南禺山    



卷二/西山經(山海經第二)

西山經 01. 華山 錢來山 02. 松果山 03. 太華山 04. 小華山 05. 符禺山
  06. 石脆山 07. 英山 08. 竹山 09. 浮山 10. 羭次山
  11. 時山 12. 南山 13. 大時山 14. 嶓冢山 15. 天帝山
  16. 皋塗山 17. 黃山 18. 翠山 19. 騩山  
           
西次二經 01. 鈐山 02. 泰冒山 03. 數歷山 04. 高山 05. 女床山
  06. 龍首山 07. 鹿臺山 08. 鳥危山 09. 小次山 10. 大次山
  11. 薰吳山 12. 厎陽山 13. 眾獸山 14. 皇人山 15. 中皇山
  16. 西皇山 17. 萊山      
           
西次三經 01. 崇吾山 02. 長沙山 03. 不周山 04. 峚山 05. 鍾山
  06. 泰器山 07. 槐江山 08. 昆侖山 09. 樂游山 10. 蠃母山
  11. 玉山 12. 軒轅山 13. 積石山 14. 長留山 15. 章莪山
  16. 陰山 17. 符愓山 18. 三危山 19. 騩山 20. 天山
  21. 泑山 22. 翼望山      
           
西次四經 01. 陰山 02. 勞山 03. 罷父山 04. 申山 05. 鳥山
  06. 上申山 07. 諸次山 08. 號山 09. 盂山 10. 白於山
  11. 申首山 12. 涇谷山 13. 剛山 14. 剛山尾 15. 英鞮山
  16. 中曲山 17. 邽山 18. 鳥鼠同穴山 19. 崦嵫山  



卷三/北山經(山海經第三)

北山經 01. 單狐山 02. 求如山 03. 帶山 04. 譙明山 05. 涿光山
  06. 虢山 07. 虢山尾 08. 丹熏山 09. 石者山 10. 邊春山
  11. 蔓聯山 12. 單張山 13. 灌題山 14. 潘侯山 15. 小咸山
  16. 大咸山 17. 敦薨山 18. 少咸山 19. 獄法山 20. 北嶽山
  21. 渾夕山 22. 北單山 23. 羆差山 24. 北鮮山 25. 隄山
           
北次二經 01. 管涔山 02. 少陽山 03. 縣雍山 04. 狐岐山 05. 白沙山
  06. 爾是山 07. 狂山 08. 諸餘山 09. 敦頭山 10. 鉤吾山
  11. 北囂山 12. 梁渠山 13. 姑灌山 14. 湖灌山 15. 洹山
  16. 敦題山        
           
北次三經 01. 太行山 02. 龍侯山 03. 馬成山 04. 咸山 05. 天池山
  06. 陽山 07. 賁聞山 08. 王屋山 09. 教山 10. 景山
  11. 孟門山 12. 平山 13. 京山 14. 虫尾山 15. 彭毗山
  16. 小侯山 17. 泰頭山 18. 軒轅山 19. 謁戾山 20. 沮洳山
  21. 神囷山 22. 發鳩山 23. 少山 24. 錫山 25. 景山
  26. 題首山 27. 繡山 28. 松山 29. 敦與山 30. 柘山
  31. 維龍山 32. 白馬山 33. 空桑山 34. 泰戲山 35. 石山
  36. 童戎山 37. 高是山 38. 陸山 39. 沂山 40. 燕山
  41. 饒山 42. 乾山 43. 倫山 44. 碣石山 45. 鴈門山
  46. 帝都山 47. 錞于毋逢山      



卷四/東山經(山海經第四)

東山經 01. 樕蟊 (矛改朱) 山 02. 藟山 03. 栒狀山 04. 勃涂山 05. 番條山
  06. 姑兒山 07. 高氏山 08. 嶽山 09. 柟山 10. 獨山
  11. 泰山 12. 竹山      
           
東次二經 01. 空桑山 02. 曹夕山 03. 嶧皋山 04. 葛山尾 05. 葛山首
  06. 餘峨山 07. 杜父山 08. 耿山 09. 盧其山 10. 姑射山
  11. 北姑射山 12. 南姑射山 13. 碧山 14. 緱氏山 15. 姑逢山
  16. 鳧麗山 17. (石垔)山      
           
東次三經 01. 尸胡山 02. 岐山 03. 諸鉤山 04. 中父山 05. 胡射山
  06. 孟子山 07. 跂踵山 08. 踇隅山 09. 無皋山  
           
東次四經 01. 北號山 02. 旄山 03. 東始山 04. 女烝山 05. 欽山
  06. 子桐山 07. 剡山 08. 太山    



卷五 /中山經(山海經第五)

中山經 01. 薄山 甘棗山 02. 歷兒山 03. 渠豬山 04. 蔥聾山 05. (水委)山
  06. 脫扈山 07. 金星山 08. 泰威山 09. 橿谷山 10. 吳林山
  11. 牛首山 12. 霍山 13. 合谷山 14. 陰山 15. 鼓鐙山
           
中次二經 01.  濟山 煇諸山 02. 發視山 03. 豪山 04. 鮮山 05. 陽山
  06. 昆吾山 07. 葌山 08. 獨蘇山 09. 蔓渠山  
           
中次三經 01. 萯山 敖岸山 02. 青要山 03. 騩山 04. 宜蘇山 05. 和山
           
中次四經 01. 釐山 鹿蹄山 02. 扶豬山 03. 釐山 04. 箕尾山 05. 柄山
  06. 白邊山 07. 熊耳山 08. 牡山 09. 讙舉山  
           
中次五經 01. 薄山 苟床山 02. 首山 03. 縣斸山 04. 蔥聾山 05. 條谷山
  06. 超山 07. 成侯山 08. 朝歌山 09. 槐山 10. 歷山
  11. 尸山 12. 良餘山 13. 蠱尾山 14. 升山 15. 陽虛山
           
中次六經 01. 縞羝山 平逢山 02. 縞羝山 03. 廆山 04. 瞻諸山 05. 婁涿山
  06. 白石山 07. 穀山 08. 密山 09. 長石山 10. 傅山
  11. 橐山 12. 常烝山 13. 夸父山 14. 陽華山  
           
中次七經 01. 苦山 休與山 02. 鼓鍾山 03. 姑媱山 04. 苦山 05. 堵山
  06. 放皋山 07. 大紥山 08. 半石山 09. 少室山 10. 泰室山
  11. 講山 12. 嬰梁山 13. 浮戲山 14. 少陘山 15. 太山
  16. 末山 17. 役山 18. 敏山 19. 大騩山  
           
中次八經 01. 荊山 景山 02. 荊山 03. 驕山 04. 女几山 05. 宜諸山
  06. 綸山 07. 陸(危邑)山 08. 光山 09. 岐山 10. 銅山
  11. 美山 12. 大堯山 13. 靈山 14. 龍山 15. 衡山
  16. 石山 17. 若山 18. 彘山 19. 玉山 20. 讙山
  21. 仁舉山 22. 師每山

23. 琴鼓山

   
           
中次九經 01. 岷山 女几山 02. 岷山 03. 崍山 04. 崌山 05. 高梁山
  06. 蛇山 07. 鬲山 08. 隅陽山 09. 岐山 10. 勾檷山
  11. 風雨山 12. 玉山 13. 熊山 14. 騩山 15. 葛山
  16. 賈超山        
           
中次十經 01. 首陽山 02. 虎尾山 03. 繁繢山 04. 勇石山 05. 復州山
  06. 楮山 07. 又原山 08. 涿山 09. 丙山  
           
中次十一經 01. 荊山 翼望山 02. 朝歌山 03. 帝囷山 04. 視山 05. 前山
  06. 豐山 07. 兔床山 08. 皮山 09. 瑤碧山 10. 支離山
  11. 祑(上竹下周)山 12. 堇理山 13. 依(車古)山 14. 即谷山 15. 雞山
  16. 高前山 17. 游戲山 18. 從山 19. 嬰(石垔)山 20. 畢山
  21. 樂馬山 22. 葴山 23. 嬰山 24. 虎首山 25. 嬰桙山
  26. 大孰山 27. 卑山 28. 倚帝山 29. 鯢山 30. 雅山
  31. 宣山 32. 衡山 33. 豐山 34. 嫗山 35. 鮮山
  36. 章山 37. 大支山 38. 區吳山 39. 聲匈山 40. 大騩山
  41. 踵臼山 42. 歷石山 43. 求山 44. 丑陽山 45. 奧山
  46. 服山 47. 杳山 48. 几山    
           
中次十二經 01. 洞庭山 篇遇山 02. 雲山 03. 龜山 04. 丙山 05. 風伯山
  06. 夫夫山 07. 洞庭山 08. 暴山 09. 即公山 10. 堯山
  11. 江浮山 12. 真陵山 13. 陽帝山 14. 柴桑山 15. 榮余山

發表日期2010/1/19 12:50
_________________
☆★☆★白金雙子座~係金ㄟ★☆★☆


《山海經》
012 亞塞拜然
註冊日期:
2009/6/22 22:52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15
等級: 9; EXP: 75
HP: 0 / 218
MP: 38 / 9487
《山海經》為中國先秦古籍。
一般認為主要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動物、植物、礦物、巫術、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內容。

《山海經》原來是有圖的,叫《山海圖經》,魏晉以後已失傳。

《山海經》記載了許多詭異的怪獸以及光怪陸離的神話故事,長期被認為是一部荒誕不經的書。有些學者則認為《山海經》不單是神話,而且是遠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鳥獸,「通過此書可以看出人類社會由原始蒙昧向高級階段漸次前進的發展總過程」。

《山海經》一書的作者和成書時間都還未確定。

過去認為為大禹、伯益所作。
現代中國學者一般認為《山海經》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時間大約是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楚,巴蜀,山東及齊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漢校書時才合編在一起。
其中許多可能來自口頭傳說,司馬遷說:「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清初紀曉嵐編《四庫全書》,乾脆將《山海經》歸於志怪小說一類。
陳槃從《周禮》疏中找到:「古山海經鄒(鄒衍)書」之說。
清朝學者畢沅考證其「作於禹益,述於周秦,行於漢,明於晉」。
袁珂在《中國神話研究和山海經》一文中說:「《山海經》是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經過多人寫成的一部古書,作者大概都是楚地的楚人。」

《山海經》現在最早的版本是經西漢劉向、劉歆父子校刊而成,並表示「山海經者,出於唐虞之際。」趙樺從其說。
晉朝郭璞曾為《山海經》作注,考證註釋者還有明朝王崇慶的《山海經釋義》、楊慎的《山海經補註》、吳任臣的《山海經廣注》、清朝吳承志的《山海經地理今釋》、畢沅的《山海經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經箋疏》,民國以後以袁珂的《山海經校注》最流行,研究《山海經》者必讀袁書。

《山海經》全書十八卷,
「山經」五卷
「海經」八卷
「大荒經」四卷
「海內經」一卷
共約31000字。

記載了100多個邦國,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國山水的地理、風土物產等訊息。

《山海經》中對於動物的記載,據統計有277種之多,有虎、豹、狕、熊、羆、狼、犬、兔、豬、馬、猴、猿、猩、犀、牛、彘、鹿、麂、類、豚、禺、羚、羊、象、螻、猥、訾、駝、獺、狐、糜、麈等,還有猼訑、畢方、帝江、何羅雨、鳥焉、狌狌。
郭璞認為狌狌就是猩猩。其中《山經》所載的大部分是歷代巫師、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記錄,經長期傳寫編纂,多少會有所誇飾,但仍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在〈山經〉中保存大量祭祀神衹的祭禮,原本都與《周禮》所載紀錄對照研究,現在才發現可與新出土的戰國簡帛《包山楚簡》、《望山楚簡》及《新蔡楚簡》中的祭禱紀錄對比研究。
女媧

古代中國神話的基本來源就是《山海經》,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夸父追日、女媧補天、后羿射九日、黃帝大戰蚩尤、共工怒觸不周山從而引發大洪水、鯀偷息壤治水成功、天帝取回息壤殺死鯀以及最後大禹治水成功的故事。

除此之外,《山海經》還以流水帳方式記載了一些奇怪的事件,例如據說吃了狌狌的肉,有健步的作用,對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論。

該書按照地區不按時間把這些事物一一記錄。所記事物大部分由南開始,然後向西,再向北,最後到達大陸(九州)中部。
九州四圍被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圍。
這種南西北東的順序與後代從東開始,東南西北的順序習慣不同,據研究與古代帝王座北朝南以及天南地北的空間觀念有關。

古代中國也一直把《山海經》作歷史看待,《隋書·經籍志》里《山海經》列史部地理類,馬端臨的《文獻通考》將《山海經》置於《經籍考·史考》中地理書之首,是中國各代史家的必備參考書,由於該書成書年代久遠,連司馬遷寫《史記》時也認為:「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山海經》記神靈四百五十多個,多用精米(糈),與巫術相似。
魯迅曾言:「山海經乃古之巫書。」
魯迅還專門寫有一篇《阿長與〈山海經〉》,記敘了家中僕人長媽媽為他買來一本《山海經》,給他帶來的那份驚喜,還兩次特別提到「九頭的蛇」。

廖平認為《山海經》是《詩經》的傳注。
中國學者張明華認為《山海經·大荒北經》中的燭龍是指北極極光,「人面蛇身,赤色,身長千里,鐘山之神也。」
符合燭龍形象的極光。
有學者據此實地勘察,發現了中國古人早已到達美洲。
更有人指出:《海外東經》記載的「湯谷」「扶桑」「黑齒國」等,必是美洲,因有其它典籍可參照,如《東夷傳》載:「倭國東四千餘里,有裸國,裸國東南有黑齒國,船行一年可至也。」










[文章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B1%B1%E6%B5%B7%E7%BB%8F

發表日期2010/1/19 11:59
_________________
☆★☆★白金雙子座~係金ㄟ★☆★☆


回覆: 展望台北城
012 亞塞拜然
註冊日期:
2009/6/22 22:52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15
等級: 9; EXP: 75
HP: 0 / 218
MP: 38 / 9487
笑閒版主文學這麼好,我想可以投稿呢!

發表日期2010/1/12 12:38
_________________
☆★☆★白金雙子座~係金ㄟ★☆★☆



« 1 (2) 3 4 5 ... 12 »




Goodz © 2005-2029 GP
本站會員之個人言論或行為、不代表本站之立場與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