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道德經》第02章
015 孟加拉
註冊日期:
2009/7/20 18:38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50
等級: 11; EXP: 30
HP: 0 / 257
MP: 50 / 11058
《道德經》第貳章 (養身)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於是就有了令人嫌惡的醜;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於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所以,"有"與"無"相互突顯,"難"與"易"相互促成,"長"與"短"相互顯現,"高"與"下"相依而存,"音"與"聲"相互陪襯,"前"與"後"相互照應--這些"名"相反而相成,遷延不居而不獨立自足。因此,聖人從事于無所成名的事務,施行無須仗名立言的勸教,坦蕩迎候萬物的湧現與流變而不抵觸畏避,生養了一切並不拘系自有,做成了什麼並不執為仗恃,成就了事業並不矜居功名。就是因為他不矜居功名,所以他不會消逝。

【解釋】
 〈1〉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這段話的文義並不難理解,但它與上下文的承接關係卻頗值揣摩。
  聯繫上下文的承接關係並綜合道論的整體思想看,老子羅列這"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的目的是為了緊承上章的"名可名,非常名"之說,借" 名"的基本特徵來說明有名存在(即"有種有樣"的具體存在)的存在方式(即"物之道")的某種缺陷,以便借此而提出一套更符合於道的存在範式。老子覺得:美之所"以"(依賴、仗恃)為"惡",並非其有本質之美,"善"之所"以"為"不善",並非其有本善之根。"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說明許多具體的名狀--如有、無、難、易、長、短等--都離不開對立影子的映襯,它們相反而相成,遞相嬗變而不獨立自足,顯示了有名存在生存基礎的自相矛盾性,以及不足以長存的遷延不居性,理想的存在方式應該對此有所超越。老子的思路是:既然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那麼,理想的"取名"方式就不應只有不無,只難不易,只長不短,只高不下,只發音不發聲,只處前不處後……或相反,而應是不有不無又能有能無,不難不易又能難能易,不長不短又能長能短,不高不下又能高能下,不發音不發聲又能發音能發聲,不處前不處後又能處前能處後……這"不有不無不難不易不長不短……"就是下文提出的"無為";這"不有不無又能有能無,不難不易又能難能易,不長不短又能長能短……"就是道論所崇尚的"無為而無不為"。這一段話是老子得以導出道論的一系列主張的前提。
 〈2〉聖人
  具有某種理想人格形態的人即"聖人"。不同的思想流派推崇不同的理想人格,因而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聖人"。老子所說的"聖人"是指以"玄德"為趨求而行于"大道"的人,通常是指具有這種理想人格形態的組織管理者,或人群社會的統治者。
 〈3〉處無為之事
  "無為"的這個"為"字的準確詞義即"成為"或"是"的意思(與英文的be相當),"無為"即在"取名"問題上無所成為或無所是之義,義指不滯於名而柔弱靈動。"處……之事"是一種作為,"處無為之事"即老子道論提出的無所成為的作為--"為無為"。
  "為無為"是一種做事方式,並不是不去做事。這種做事方式保有混沌無名所具有的無限演展能動性,柔弱靈動地進行自我展布,順任于情勢之自然而展身做為;做事時不以"成名"為指歸,不做仗"名"逞能之事;能懂得適時抽身,不讓自己充當某一具體的角色而起著無法抽離的支撐作用,不因做某事而使自身專化、特化。人們常常為了有所成為而作為,英文更有"To be is to do"的勸進格言,相比之下,老子的無所成為的作為令人耳目一新。
 〈4〉不言之教
  "言"即依名作判,仗名立言。具體表現為對審美、價值(即美惡、善不善)的評判,對事物特性的斷言,以及對事物演變前景的預測等。"名"之遷延不居使老子覺得仗名立言不可靠,故有"不言"之說。鑒於統治者常常利用權威扶植"唯一真理"來說教,宗教迷信總是借助"預言"而欺人,有時則兩相勾結挾神帝之名以令天下,老子的"不言之教"自有其產生的背景。
 〈5〉萬物作焉而不辭
  "作"指萬物的湧現與流變,"不辭"即不推辭、不抗拒、不畏避。"萬物作焉而不辭"即坦蕩迎候萬物的湧現與流變而不畏避抗拒。
  這說明成大道者要有準備面對各種可能境況的大無畏之心。
 〈6〉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製成某器具、成就某事業功果、創立某學說、養育兒孫等都可以說成是行為者的"生養"。"生而不有"即生養一切而不拘系自有,即老子所說的"有餘以奉天下"。"為而不恃"即做成了什麼並不執為仗恃。生養的兒孫、做成的器具、促成的事業功果,以及學成的絕技秘智等都可以說成是自己做成的東西。這些只作為人生的借持而不作為人生的依賴即"為而不恃"。
 〈7〉夫唯……故……
  此句式在老子道論中多見。"唯"本義為"只有",在此因果句式中,用來強調前提的充分性,有僅此前提就足以導出彼結果的意思。句式可解為"就是因為……所以……"或"正因為……所以……"。

【評析】
  本章以名的基本特性來喻示有名存在的基本特徵,說明事物的相互依存性以及事物遷延流變之不可避免性,並借此而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行為準則,即"無為"、"不言"、"不辭"、"不有"、"不恃"、"不居"等。
  名之不獨立自足說明執求"成名"之不可取,這就是"無為";美醜善惡之不可偏舉說明太過主觀太過逞強的揀擇指謫之不可取,這就是"不言";一切皆流無物常駐說明沒有什麼東西能夠被真正保留,這就是"不有";一切有名存在就像遲早會融化崩解的冰山一樣靠不住,人所做成的什麼,促成的事業也概莫例外,這就是"不恃"、"不居"。這些準則在老子道論中是深得於道的"玄德"的體現,因此,本章已經相當完備地提出了老子道論所要提出的基本行為主張。
  本章雖未見一"名"字,但談的就是有關"名"的問題。現代科學通常都是在狀態複合空間(即相空間)中構築一定參量的系統模型來描述物件物的綜合狀態。這種描述所依靠的是非常精緻的數學語言。而在傳統的日常語言中,我們通常都是給物件物冠以這樣或那樣的謂詞(或通名)來描述它們的綜合狀態:一對相反相成的概念常常就構成了藉以描述的一維,許多對相反相成的概念就可以構成一個多維的"狀態複合空間"。這些主要由表示屬類的名詞、表示屬性的形容詞,或表示運動狀態的動詞等組成的謂詞表述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就稱之為"名"。給物件物冠以這樣或那樣與之相適應的詞語就是"冠名"。通過"冠名"而對事物作描述就是" 名狀",難以作這種描述就叫"無以名狀",或如老子所說的"繩繩兮不可名"、"不知其名"。所謂的"名實相副"就是指對事物所作的"名狀"與它實際的狀況之間的符合性。這是中國古代各家流派都非常強調的原則,老子在對"名"的為難與審慎中表現了相同的思想傾向。
  事物的存在狀態被映射到各種各樣的"名"作表徵之後,事物的狀況就表現為事物的"名狀",它包含事物在名的序列中占居的地位--"名位",以及相對應的職權--"名職",事物的變化(對應於系統在狀態複合空間中的運動)就表現為事物的"名變"。在名實相副的原則下,行為體之"成名"或"名變"更應看成是一種自身狀況的調整,而不能僅僅看成是外界的隨意賦加。這種調整就稱之為"名於…名"。因此,行為體的運動變化既表現為事件叢林的行進,也表現為眾名世界的旅遊。處事求利,適名求安。老子道論既是事件叢林的行走指南,也是名界旅遊的"安名告示"。










[文章來源] http://www.laozi.net/bba/cgi-bin/topi ... ?forum=38&topic=82&show=0

發表日期2009/11/19 8:29
_________________
天地萬道。歸一返無。無道無我






可以查看文章。
不可發表文章。
不可回覆。
不可編輯自己的文章。
不可刪除自己的文章。
不可發起投票調查。
不可在投票調查中投票。
不可上傳附件。
不可不經審核直接發表。

[進階搜索]


Goodz © 2005-2029 GP
本站會員之個人言論或行為、不代表本站之立場與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