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道德經》第04章
015 孟加拉
註冊日期:
2009/7/20 18:38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50
等級: 11; EXP: 30
HP: 0 / 257
MP: 50 / 11104
《道德經》第肆章 (無源)



【原文】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譯文】
  道是虛無的,但它的作用卻似乎無窮無盡。它是那樣的幽深莫測,像是一切存在的本源依歸。它消磨了鋒角,排解了糾紛,柔和了光芒,渾同於塵俗。它無形無跡呵,像是很不確定的存在。我不知道在它之上還能有什麼更本源的存在,只覺得它存在於天帝之前。

【解釋】
 (1)道沖:"沖"古字為"盅",義指器具中的虛空。"道沖"即"道體是虛無的"或"道是實有世界的虛體"之義。老子認識到即使把理想範式看成是行為體的重要組成要素,這個組成要素仍然不是系統中的結構實體,所以他指出道體是虛無的。
 (2)不盈:即不滿。十一章說"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道以"沖"為用,"盅"不滿則用無窮,不盈在此有"無窮無盡"之義。
 (3)淵兮似萬物之宗:淵即空明而幽深,萬物之宗即萬物的本源依歸。道不是鮮明在目的具體存在物,它似乎退隱於所有存在背後的最深遠處,所以說"淵兮似萬物之宗"。
 (4)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銳"喻指行為者突出的特質特能,"紛"喻指行為者的矛盾糾結,"光"是行為者意識精神的投注探照作用的比喻說法,兼指行為者引人注目的在場影響力,"塵"喻指行為者所在的實物世界。
 (5)湛兮似或存:湛,《說文》"湛,沒也"。沉于水而不見曰沒,溶于水而無形跡曰湛,故湛又有透明澄清、幽深不可見之義,在此作無形跡可尋解。或存,似存似不存,很不確定的存在。
 (6)吾不知其誰之子:即"不知其父",喻指在作為"萬物之宗"的道之上已不知還有什麼更本源的存在,說明道是"太上"。

【評析】
  本章首次提出了老子勸道五千言的最高行為楷模--道體,並且賦予它一系列理想的存在特性,從中我們可以大略地明瞭老子所要倡導的理想行為方式的基本特徵。
  除了"沖而有用"是對道的根本特性的非常精確的描述之外,老子關於這個最高行為楷模的刻畫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對某一理想典範的虛構,而不是對某一實有存在的客觀描寫。老子指出道"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這就確立了道體的至高無上的獨立地位,使道論超越了對神帝權威的依傍,使崇道不再是因為對天帝的屈服或對鬼神的恐懼,而完全取決於人本的理性自主。這是老子道本主義思想的精義之所在。










[文章來源] http://www.laozi.net/bba/cgi-bin/topi ... ?forum=38&topic=82&show=0

發表日期2009/11/19 8:34
_________________
天地萬道。歸一返無。無道無我






可以查看文章。
不可發表文章。
不可回覆。
不可編輯自己的文章。
不可刪除自己的文章。
不可發起投票調查。
不可在投票調查中投票。
不可上傳附件。
不可不經審核直接發表。

[進階搜索]


Goodz © 2005-2029 GP
本站會員之個人言論或行為、不代表本站之立場與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