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道德經》第14章
015 孟加拉
註冊日期:
2009/7/20 18:38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50
等級: 11; EXP: 30
HP: 0 / 257
MP: 50 / 11056
《道德經》第拾肆章 (贊玄)



【原文】
  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聞,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譯文】
  看它看不見,就叫"夷";聽它聽不到,就叫"希";捉它捉不著,就叫"微"。從這三方面不可以加以探究,所以是渾融無名的元始。居於其上的本源已不清楚,由它而下的現實世界是清晰具體的。它本身渺渺茫茫,無以名狀,不同于現實的具體存在。這就叫做沒有確定形狀的形狀,不可歸結於具體組分的顯象,它是不確定性的表徵。圍繞著它團團轉,我們永遠也搞不清它的模樣。
  維繫于古已有之的道,以駕禦現實的具體存在。能懂得返本復初,是維繫於道的基本點。

【解釋】
 (1)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皦"即清白、明晰,"其上不皦"即第四章所說的"吾不知其誰之子"之義,喻指道是"太上";"其下不昧"則是指由"混而為一"演化展開的現實世界的清晰具體性。現實的世界視之可見,聽之可聞,搏之可得,所以"不昧"。
 (2)無物:即"不是東西的東西"或"不是存在的存在",喻指不同於具體實在物的抽象存在。
 (3)惚恍:即恍恍惚惚,惚惚恍恍,是"或存"、"若存"等的不確定性所給人的觀感。
 (4)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就是說圍繞著道團團轉,卻搞不清它的模樣。這說明老是要把道作為一個擺在我們面前的存在物而加以探究,我們是註定要失敗的。
 (5)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執,拿、抓。道是生存之本,抓住道是對自身的維繫,"執古之道"即"把自身維繫于古已有之的道"之義。"禦今之有"即"駕禦現實的具體存在"。文句的意思即"維繫于古已有之的道以駕禦現實的具體存在"。
 (6)能知古始,是謂道紀:"知古始"並不是指對遠古的某物的認知。在漢語中,"知**"並不都是對物件物的現實狀況、客觀性質,或運行規律的認識瞭解。當"知"字後面的"**"是某種行動、某種行為取態、或表徵某種狀態的時間概念時,"知**"常常是指一個行為者明白採取某種行動或處守某種狀態的必要性,並採取這種行動、處守這種狀態。這時的"知**"通常都是"懂得讓自己怎麼樣"的意思,而不是"知道某物怎麼樣"的意思。具體如"知省"、"知禮"、"知早"等即屬此例,老子道論中的"知止"、"知足"、"知和"、"知常"、"知古始"等也屬此例。"知古始"即"懂得返本復初以保有初始的能動" 之義。紀,結系點,"道紀"即"維繫於道的基本點"。
  除了一些順手牽羊式的幸取偶得,或原有情勢的順勢展開,通常的行動投入常以行為者的收縮待機為起點,並以能時刻保有這種待機靈動為最佳。可見,老子的說法是很有道理的,他的遠反自如之道使得他想要保證任何行動展開或行為投入都不是一條一去不回的不歸路。本章末句話峰陡轉,說明識道雖無待,但體道卻有門。

【評析】
  本章前半部揭示混沌之道作為我們也歸屬其中的母體,它具有無從為我們所面對、所認知的超越性,後半部則主張體道。既然不能站在具體存在的角度面對道,那麼就轉回身靠向道、體念道、回歸道,站到道的位置去面對具體的世界。這就是老子的邏輯。它說明道雖虛無抽象,但卻有其體之以致用的現實的一面。
  老子所確立的道體,從主客對立的角度看,是虛無,是一個我們在行為處事時只須感念卻無須顧慮的存在,它不是我們在進行科學認識時必須認真加以對待的物件物。老子常常把道作為一個實在物來對待,但又在表述之中反復強調道的非實在性。這種且立且破的表現方式真切地揭示了道作為一個虛而有用的"東西"的根本特性。











[文章來源] http://www.laozi.net/bba/cgi-bin/topi ... ?forum=38&topic=82&show=0

發表日期2009/11/19 8:44
_________________
天地萬道。歸一返無。無道無我






可以查看文章。
不可發表文章。
不可回覆。
不可編輯自己的文章。
不可刪除自己的文章。
不可發起投票調查。
不可在投票調查中投票。
不可上傳附件。
不可不經審核直接發表。

[進階搜索]


Goodz © 2005-2029 GP
本站會員之個人言論或行為、不代表本站之立場與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