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道德經》第52章
015 孟加拉
註冊日期:
2009/7/20 18:38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50
等級: 11; EXP: 30
HP: 0 / 257
MP: 50 / 11110
《道德經》第伍拾貳章 (歸元)



【原文】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第51,52章)
【譯文】
  天下萬物都有所本始,大家都以這個本始作為生存所依歸的母體。靠向這個母體以認識各具體存在,認識各具體存在仍體守於這個母體,終身都不會有危險。堵塞收受餘食憑恃的管道介面,關閉縱容自己出離無名而特化的門徑,終身都不會有毛病;收受餘食憑恃而謀求事業的成功,終身都不可救藥。具有敏銳的覺察能力,是行為者內在明澈的表現;能柔弱靈動地因應而行,體現了行為者真正的強健。發射探測之光,反饋給明澈的自體,有效地避免各種禍患,這就叫做內在于生存的恒常。

【解釋】
 (1)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母"即道,"子"即由道所化生的各具體存在。"得其母"即使自己的行為方式靠向道,"知其子"即對由道所化生的各具體存在的認識瞭解。"母"是混沌無名,不是認識的物件,而是行為者不斷自我超越所要達成、所要體歸的生存境地,所以說成"得其母";"子"是具體的有名存在,是我們的遊戲夥伴,是可以在能所對待中加以認識把握的物件物,所以說成"知其子"。"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即"體於道而致知,知而不離於道"。這說明:要以良好的範式為主體而把握知識,把握知識不要離棄得以擁有知識的範式之母。這是老子處理道──知關係的基本準則。
 (2)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兌"與"門"是指行為者與外交接的管道介面以及讓自己出入的門徑。行為者通過"兌"接受各種"餘食"的輸液支撐或各種憑恃的義肢嫁接,有時則接受某些適中此孔徑的臂膀的操控;行為者通過"門"而出離無名,走向特化,成為專名、專才。收受餘食憑恃而謀求事業的成功,終身都不可救藥"之義。拋開現成知見的輸液支撐以及已有憑恃的義肢嫁接而自足地在途是老子的一貫主張。
 (3)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襲常:"用其光"即發射探測之光,是行為者的意識精神的投注探測作用的比喻說法;"復歸其明"即反饋資訊給明於道的自體,也就是把"用其光"所得的情報資訊反饋給一個良好的範式程式體系加以理解、處理;"無遺身殃"即對資訊作理解、處理之後採取因應行動而自我保全;"襲常"即內在于生存的恒常,是指生存遊戲中包含著某種能自保恒常的內涵,或行為方式中含有某一具有自穩態能力的維生機制。老子看到世事無常,行為者不應祈求環境由無常變為常以求得自身的常,而應在無常的環境中通過進道以求得生存內在的恒常。文句即"發射探測之光,反饋于明澈的自體,有效地避免各種禍患,這就叫做內在于生存的恒常"之義。
  從現代系統理論角度看,"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一個非常地道的負反饋調節機制。其中,"用其光"是對目標的探測,"復歸其明"是根據反饋資訊而作的相應調整,"無遺身殃"是反饋調整中對控制目標之可達成性的保全。現代系統理論認為這種負反饋調節機制是生命體在不確定的多變環境中維持內穩態的關鍵,也是各種目的性行為以及試錯法學習機制的基礎,是生存內在的維生機制。從負反饋調節是內穩態的關鍵,而內穩態又是生命體在多變的環境中維持存在的關鍵看,老子的"襲常"之說是遠遠地超前於他所處的時代的。現代系統理論緣起於對生命內穩態的驚訝,老子的說法顯示出他處在同樣的起點之上。

【評析】
  本章首先在重申了"天下母"的喻義的基礎上提出了處理道──知關係的基本準則,然後又在強調超脫餘食憑恃體守混沌無名的重要性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堪稱負反饋調節機制之典範的"襲常"之道。
  老子的意思其實就是說:要以良好的範式為主體而把握知識,把握知識不要離棄得以擁有知識的範式之母。沒有知識也沒有專業特能的你永遠都是最為完美無疵的,如果必待要有知識的輸液支撐或某些專業特能的仗恃你才會獲取事業的成功,你就是沒治的。你應該憑藉你那敏銳的覺察能力以及柔弱靈動的因應能力,以一種由探測、反饋、因應趨避等行為組成的負反饋調節機制來保證那沒有確定的知識技能可資仗恃的漫漫長途的一路平安……
  老子的說法顯示出:道為本,知為末,成為一個擁有良好行為方式的行為者是成為一個擁有知識的行為者的前提基礎,任何知識都不能脫離一定的程式範式框架而獲得獨立的存在意義,所以,成為一個必須依靠完備而準確的知識而行動的行為者不如成為一個在控制資訊不完備的情況下既能主動地獲取知識又能能動地拋開知識的道者。這是老子在道--知關係中以道為本,以道統知觀的基本邏輯。從現代系統理論角度看,趨於一個確定的目的,對應於低層次的負反饋調節,而根據反應模式是否能形成穩定的場來決定要不要改變反應模式,則對應於高層次的負反饋調節,兩者的結合就組成一個試錯法學習機制。就此而言,知識是嵌存於道的,以知統行不過是以道統行的某一中間環節。老子的"用光復明遣殃襲常"之道可比於地道的負反饋調節,而他在柔弱無為基礎上對"自然"的因順則可以看成是對高層次穩態場的某種勢直覺,這兩者的結合同樣可以具有學習能力。所以,道論之貶學是因為道對學的包涵,不貶無以顯主次,並不是道對學的勢不兩立。如何在道的體系中界定學並進而溝通德與知之間的關係將是老子道本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











[文章來源] http://www.laozi.net/bba/cgi-bin/topi ... ?forum=38&topic=82&show=0

發表日期2009/11/19 14:17
_________________
天地萬道。歸一返無。無道無我






可以查看文章。
不可發表文章。
不可回覆。
不可編輯自己的文章。
不可刪除自己的文章。
不可發起投票調查。
不可在投票調查中投票。
不可上傳附件。
不可不經審核直接發表。

[進階搜索]


Goodz © 2005-2029 GP
本站會員之個人言論或行為、不代表本站之立場與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