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道德經》第53章
015 孟加拉
註冊日期:
2009/7/20 18:38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50
等級: 11; EXP: 30
HP: 0 / 257
MP: 50 / 11114
《道德經》第伍拾參章 (益証)



【原文】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徑。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
  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資貨有餘。
  是謂盜竽,非道也哉!

【譯文】
  假如我確有所知,我就要奉行大道,並小心戒備地避免行入邪道。大道很是平易,而有人卻總是喜好小道。一方面是朝政敗壞,農田荒蕪,倉廩空虛,一方面卻是鮮衣美飾,利劍隨身,飽食而厭,搜刮過多的財貨去浪費。這實在是強盜式的統治者,這是不合於道的啊!

【解釋】
 (1)介然有知:介然,堅固貌,介然有知即確有所知。
 (2)施:斜行。
 (3)徑:捷徑、小道,與"大道"相對而言。大道甚夷,而"夷道若纇"〈四十一章〉,欲有所得,則繞行曲求,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欲先民而以其身後之,欲上民而以其身下之。而集權專制者遂欲直取,不作付出,只願司徹獨得,不願司契兩利,屬於"好徑"者。
 (4)盜竽:竽,樂隊的主導樂器,在此喻指作為人群社會的領頭人的君主。盜竽即強盜式的君主或強盜式的統治政權。

【評析】
  在本章,老子賦予他的道論以明確的對社會政治現實作批判的蘊含,對中國集權專制社會習常可見的"盜竽"現象表示了極大的憤慨。我們看到,作為一般行為體的普遍行為規範論的老子道論,它並不是倫理價值層面的立法,一般也不作倫理價值層面的裁決評價,所以,老子常常以一種相當慈和寬容的立場既為人民著想,也為人君獻策,並且以後者居多。而像本章這樣強烈而鮮明的感情表露在道論中是不多見的。這一慈者的憤慨更見其深沉的力度。由此可以理解老子最終把他對一般行為體的普遍考察逐漸地推行貫徹到社會政治領域裏來的內在動機。老子道論是天生的為一切組織管理者獻策的"統治"之說,這使得它往往被統治者引借為"君王南面之術",但它對理想的系統運營方式以及理想的系統組織形態的例示又使它具有明顯的對社會政治現實作批判的潛在蘊含,這使得它難以見容于集權的專制統治者。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老子思想在中國古代社會中的矛盾處境:他的某些統治謀略被實際援用,這些謀略所植根的整體思想卻不被公開倡導,而其中的自由民主蘊含則被一筆抹煞 。











[文章來源] http://www.laozi.net/bba/cgi-bin/topi ... ?forum=38&topic=82&show=0

發表日期2009/11/19 14:19
_________________
天地萬道。歸一返無。無道無我






可以查看文章。
不可發表文章。
不可回覆。
不可編輯自己的文章。
不可刪除自己的文章。
不可發起投票調查。
不可在投票調查中投票。
不可上傳附件。
不可不經審核直接發表。

[進階搜索]


Goodz © 2005-2029 GP
本站會員之個人言論或行為、不代表本站之立場與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