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聖經舊約] 以西結書/第18章
113 馬爾他
註冊日期:
2010/1/4 22:34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122
等級: 29; EXP: 37
HP: 0 / 709
MP: 374 / 29739
1  耶和華的話又臨到我說:
2 「你們在以色列地怎麼用這俗語說『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女(children)的牙酸倒了』呢?」
3  主 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你們在以色列中,必不再有用這俗語的因由。
4 看哪,世人都是屬我的;為父的怎樣屬我,為子的也照樣屬我;犯罪的,他必死亡。
5 「人若是公義,且行正確(right)與合法(lawful)的事:
6 未曾在山上吃過祭偶像之物,未曾仰望以色列家的偶像,未曾玷污鄰舍的妻,未曾在婦人的經期內親近她,
7 未曾欺壓(oppressed)人,乃將欠債之人的當頭還給他;未曾搶奪人的物件,卻將食物給飢餓的人吃,將衣服給赤身的人穿;
8 未曾向借錢的弟兄取利,也未曾向借糧的弟兄多要,縮手不作罪孽,在兩人之間,按至理判斷;
9 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典章,按誠實行事─這人是公義的,必定存活。這是 主 耶和華說的。
10 「他若生一個兒子,作強盜,是流人血的,不行以上所說之善,
11 反行其中之惡,乃在山上吃過祭偶像之物,並玷污鄰舍的妻,
12 欺壓(oppressed)困苦和窮乏的人,搶奪人的物,未曾將當頭還給人,仰望偶像,並犯(committed)可憎的事,
13 向借錢的弟兄取利,向借糧的弟兄多要─這人豈能存活呢?他必不能存活。他行了(done)這一切可憎的事,必要死亡,他的血(blood)必歸到他身上。
14 「他若生一個兒子,見父親所犯的一切罪便思量(considereth),不照樣去做;
15 未曾在山上吃過祭偶像之物,未曾仰望以色列家的偶像,未曾玷污鄰舍的妻,
16 未曾欺壓(oppressed)人,未曾取人的當頭,未曾搶奪人的物件,卻將食物給飢餓的人吃,將衣服給赤身的人穿,
17 縮手不害貧窮人,未曾向借錢的弟兄取利,也未曾向借糧的弟兄多要;他順從我的典章,遵行我的律例,就不因父親的罪孽死亡,定要存活。
18 至於他父親;因為欺人太甚,搶奪他兄弟(his brother),在本國的民中行不善,看哪(lo),他必因自己的罪孽死亡。
19 「你們還說:『這是為甚麼呢(Why)?兒子豈不應擔當父親的罪孽麼(doth not the son bear the iniquity of the father)?』兒子行了(done)正確(right)與合法(lawful)的事,謹守遵行了(done)我的一切律例,他必定存活。
20 唯有犯罪的,他必死亡。兒子必不擔當父親的罪孽,父親也不擔當兒子的罪孽。義人的義(righteousness)必歸自己,惡人的惡報也必歸自己。
21 「惡人若肯(will)回頭離開所犯(committed)的一切罪惡,謹守我一切的律例,行正確(right)與合法(lawful)的事,他必定存活,不致死亡。
22 他所犯的一切罪過都不再被提說(mentioned),因所行的義,他必存活。
23  主 耶和華說:惡人要死(should die),豈是我喜悅的嗎?不是喜悅他回頭離開所行的道存活嗎?
24 義人若轉離義行而作罪孽,照著惡人所行一切可憎的事而行,他豈能存活嗎?他所行的一切義都不再被提說(mentioned);他必因所犯的罪、所行的惡死亡。
25 「你們還說:『 主的道不公平!』以色列家啊,你們當聽,我的道豈不公平嗎?你們的道豈不是不公平嗎?
26 義人若轉離義行而作罪孽死亡,他是因所作的罪孽死亡。
27 再者,惡人若回頭離開所犯(committed)的惡,行正確(right)與合法(lawful)的事,他必將性命救活了。
28 因為他思量,回頭離開所犯的一切罪過,必定存活,不致死亡。
29 以色列家還說:『 主的道不公平!』以色列家啊,我的道豈不公平嗎?你們的道豈不是不公平嗎?」
30 所以 主 耶和華說:「以色列家啊,我必按你們各人所行的審判你們。你們當懊悔(Repent)離開所犯的一切罪過。這樣,罪孽必不使你們敗亡。
31 你們要將所犯的一切罪過盡行拋棄,自作一個新心和新靈。以色列家啊,你們何必死亡呢?
32  主 耶和華說:我不喜悅那死人之死,所以你們當回頭,使你們得以存活(and live ye)。」



發表日期2010/12/20 10:07
_________________
大家好 我是 Dawn






可以查看文章。
不可發表文章。
不可回覆。
不可編輯自己的文章。
不可刪除自己的文章。
不可發起投票調查。
不可在投票調查中投票。
不可上傳附件。
不可不經審核直接發表。

[進階搜索]


Goodz © 2005-2029 GP
本站會員之個人言論或行為、不代表本站之立場與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