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購臉部保濕保養品? |
||
---|---|---|
031 喀麥隆
![]() ![]() 註冊日期:
2009/7/2 16:34 來自 異世界爪哇島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306
等級: 16; EXP: 35
HP: 0 / 383 MP: 102 / 17748 |
臉部保濕保養品,
可能是最令人混淆的一項產品了! 其目的在幫助肌膚維持其天然的濕潤。 美國最早的保濕產品出現於40年代, 原始企圖是用蠟或礦物油將皮膚封塗起來, 藉以避免水分散發與逸失, 並保護皮膚, 不使其接觸外界有害物質。 不幸地, 持續使用的結果反而導致皮膚乾燥、毛細孔阻塞、黑頭粉刺及肌膚鬆弛等現象。 時至今日, 有很多化粧品公司仍不斷試圖讓我們相信, 不管年齡或膚質, 每個人都需要保濕產品。 事實上並非如此。 正確的觀念應當是: 「肌膚缺乏水分的人,才需要基本的保濕產品!」 「如果你的皮膚是乾的,不管你的年齡多小,皆應該使用保濕產品!」 現在也有一些保濕產品強調能豐潤肌膚, 讓細紋明顯淡化, 其實就是使你的肌膚能有效保持水分而已。 在這裏我要建議大多數超過35歲, 擁有中性、正常膚質的女性應該開始使用保濕品了。 =適用範圍廣才是好產品= 很不幸地, 優秀的保濕產品如鱗毛鳳爪。 絕大多數的保濕品並不能幫助肌膚保有水分, 反而讓水分快速逸失。 能適用於各個部位, 有多重目的的保濕品似乎很少, 所以有日霜、晚霜、頸霜、水合配方、水分平衡配方、賦活配方等等。 其實, 一種好的基本保濕品應該是不論早晨或晚上, 皆可塗抹於臉、頸等部位才是, 而不必購買三四種以上的產品。 我也絕對反對於就寢前在臉部塗抹又厚又油的保濕霜。 既然保濕品理應幫助肌膚保有水分, 其必然含有濕潤劑(Humectant), 是能捕捉空氣中水分子的物質。 常用的濕潤劑有甘油(glycerin)、鮫鯊烷、玻尿酸(Hyaluronic Acid)、荷荷葩油、乳酸(Lactic Acid)與尿素。 大部分的保濕品不外乎以礦物油、水或天然油脂為基礎成分。 我偏向採用以水或天然油脂為基礎成分之產品, 因其通常含有較少的化學成分、較溫和, 不致產生後遺症, 也更容易深層滲透肌膚, 且比礦物油便宜。 我相信市面上的保濕品售價都太高了, 成本可能都花在過度的包裝與龐大的廣告支出上。 除非其添加多量的海藻、植物萃取液、豐富的天然油脂、精油或維他命, 否則不應這麼貴。 某些成分如礦物油, 是不應該添入保濕品中的, 像石臘油(petrolatum), 比礦物油更稠。 蜜臘(beeswax)更不好了, 除了異常乾燥的膚質外, 對任何人都是太稠太厚了。 不過精純度愈高的蜜臘愈容易被皮膚接受, 羊毛脂(Lanolin)因其與人體皮脂腺分泌的皮脂(Sebum)頗為近似, 故常成為保濕品的成分之一, 不過某些人卻對其過敏。 [文章來源] 網路流傳轉寄信件
發表日期2009/9/6 12:06
|
|
_________________
美好的清晨一起來杯爪哇咖啡吧! ![]() |
||
您可以查看文章。
您不可發表文章。
您不可回覆。
您不可編輯自己的文章。
您不可刪除自己的文章。
您不可發起投票調查。
您不可在投票調查中投票。
您不可上傳附件。
您不可不經審核直接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