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查看所有文章 (歸一返無)


« 1 ... 9 10 11 (12) 13 14 15 »


《道德經》第37章
015 孟加拉
註冊日期:
2009/7/20 18:38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50
等級: 11; EXP: 30
HP: 0 / 257
MP: 50 / 11139
《道德經》第參拾柒章 (為政)



【原文】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譯文】
  道通常什麼也不成為,又什麼都可以成為。侯王若能體守它,各類矛盾糾結就會自然銷化。銷化之後如果產生了某種整體性的強執趨求,我就斬斷這種趨求而使它回復到混沌態。使它回復到混沌態,它就不會有什麼強執性的趨求。沒有強執性的趨求而靜定,天下就自然地平息動盪搖擺而沒有偏倒傾覆的危險了。

【解釋】
 (1)無為而無不為:即"什麼也不成為又什麼都可成為",或"無有一是又無一不可是"的意思。道不滯守於任何名狀,但又隨緣幻化、隨遇賦形地遊歷一切名狀,時刻都能柔弱靈動地作隨緣自在的自我展布,所以它"無為而無不為"。
 (2)欲:行為體的強執性趨求,表現為行為者的自我驅動、自我逼迫,對應于行為取向與取態的某種固著。鑒於老子往往在各種行為體之間作比擬類推的事實,從上下文關係看,這裏的欲應是指社會系統在演化過程中因某種結構固著而產生的整體性強執趨求。系統內部矛盾抵牾的銷化有助於系統整體取向的一致化、強化,甚至強執化,所以有"化而欲作"的說法。這在禪修者是一個非常真切的體驗,在社會則是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現象。
 (3)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樸都是混沌的不同說法,鎮之以無名之樸即打破強執之欲所根源的結構固著而回復混沌,從而使行為體重新擁有隨遇自在﹑到處平安的活力的意思。欲的無限制擴張會導致行為體的自毀,所以,老子指出有欲要注意觀徼而知返。"鎮之以無名之樸"就是觀徼而知返的履行。
 (4)自正:合於垂線標準而不偏不倚為正,它意味著對勢作用的充分因順。因順於勢作用的靜定是穩態的,不會有因勢作用而偏倒傾覆的危險。"自正"即自然地平息動盪搖擺而沒有偏倒傾覆的危險之義。說天下會自正,是對社會的自穩態能力的肯定。

【評析】
  本章顯示了名與欲之間的關聯,強調在社會中貫徹"無為而無不為"原則的重要性,勸導統治者要注意打破社會系統在演化過程中形成的強執性結構僵化,以便永遠保持社會的靈動因應以維護國家航船的永久平安。可以看到,在中國封建社會,"鎮之以無名之樸"──即打破因日深月久而形成的結構性僵化而使國家恢復靈動活力,從來都沒能真正成為某一王朝的自主行為,因而也就沒有一個王朝可以逃脫"物壯則老"的結局。從這個角度看,老子的觀點是超絕古今的。











[文章來源] http://www.laozi.net/bba/cgi-bin/topi ... ?forum=38&topic=82&show=0

發表日期2009/11/19 9:21
_________________
天地萬道。歸一返無。無道無我


《道德經》第36章
015 孟加拉
註冊日期:
2009/7/20 18:38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50
等級: 11; EXP: 30
HP: 0 / 257
MP: 50 / 11139
《道德經》第參拾陸章 (微明)



【原文】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
  魚不可脫於淵,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譯文】
  想要收束它,必須暫且擴張它;想要削弱它,必須暫且增強它;想要廢黜它,必須暫且興舉它;想要執取它,必須暫且給予它。這就叫做不引人注意的明道境地,是柔弱戰勝剛強的機理所在。魚不可以離開深厚的水體而生存,國家的有效力的憑恃不可以輕易展示於人。

【解釋】
 (1)微明:即與含而不露的"襲明"相類似的"光而不耀"(五十八章)的明,義指不引人注意或令人難以察知的明道境地。
 (2)柔弱勝剛強:柔,靈敏機動的因應彈性;弱,善下之的低姿態;剛,缺乏彈性;強,驕矜強橫。柔弱勝剛強即靈動因應的低姿態可以戰勝缺乏靈動彈性的強橫者之義。
  本章上半部所例示的從反面蓄勢以求得正面目標的夠取的"取與之術"是一種蕩秋千式的局勢推動術。這種局勢推動術憑籍兩翼展開,互為憑依的靈動,因順所要干預的系統的固有震盪頻率而順勢施動,它可以通過細小作用的漸進積累使得系統震盪加劇而引發系統的突變,所以是一種柔弱勝剛強的行為機理。
 (3)魚不可脫於淵,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淵"是深厚而明澈的水體,喻指柔弱靈動的行為母體;"魚"喻指深藏于行為母體之中的可出奇閃擊的剛性配備;"利器"是普遍意義上的"兵",是行為體的有效力的憑恃。魚脫於淵相當於胳膊從肌體系統過分前伸,也就是邦之利器示人。

【評析】
  本章論述了一種蕩秋千式的局勢推動術──"取與之術"的玄妙性、有效性;認為懂得施行"取與之術"是行為者靈動因應的內明境界的外在表現,也是柔弱可以戰勝剛強的機理之所在。老子因此主張以柔弱靈動的行為方式處世,不輕易"以邦之利器示人"。這是與"不以兵強天下"相對應的主張。我們可以看到,老子的淵中有魚,柔若水的邦中有利器,因此,柔中寓剛,以柔護剛,保有以剛作出奇閃擊的後續潛力是老子貴柔的有機組成部分。











[文章來源] http://www.laozi.net/bba/cgi-bin/topi ... ?forum=38&topic=82&show=0

發表日期2009/11/19 9:20
_________________
天地萬道。歸一返無。無道無我


《道德經》第35章
015 孟加拉
註冊日期:
2009/7/20 18:38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50
等級: 11; EXP: 30
HP: 0 / 257
MP: 50 / 11139
《道德經》第參拾伍章 (仁德)



【原文】
  執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
  樂與餌,過客止。
  道之出言,淡乎其無味。
  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
  用之不可既。

【譯文】
  誰奉行了大道,天下就歸附於誰。歸附于大道,人們就不會相互殘害,天下將會穩定、太平。只是,聲色美食之類的感官誘惑,總是輕易地就招引某些人不再奔赴大道!這些傳道言談,也許使人覺得淡然無味,覺得不值一顧,不值一聽。但是,理解它而運用它,它的妙用是無窮無盡的!

【解釋】
 (1)道之出言:老子所確立的道體是擬人化的理想行為者,道之出言也就是行道者之出言,借指老子自己所作的勸道五千言。

【評析】
  在本章,老子顯示了對奉行大道可以使整個天下穩定太平的堅定信念,對某些人沉迷於聲色美食的誘引而無視大道深表惋惜。他強調指出:他的傳道言談也許平淡無華,不夠吸引人,但是,只要人們深切理解並勤加奉行,它的妙用是無窮無盡的!顯然,這表現了老子對他的道論之容易被忽視,難以被理解的深深憂慮。











[文章來源] http://www.laozi.net/bba/cgi-bin/topi ... ?forum=38&topic=82&show=0

發表日期2009/11/19 9:20
_________________
天地萬道。歸一返無。無道無我


《道德經》第34章
015 孟加拉
註冊日期:
2009/7/20 18:38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50
等級: 11; EXP: 30
HP: 0 / 257
MP: 50 / 11139
《道德經》第參拾肆章 (任成)



【原文】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
  萬物歸焉而不知主,可名於大。
  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譯文】
  大道廣泛流通,可普及于或左或右的各種領域。萬物依靠它才得以生存而它並不推卸,成就了萬物並不矜居功勞,護養萬物而不肆行管制,通常沒有意志趨求,可顯得非常虛無渺小;萬物都歸附於它卻感受不到它的拘管限制,可以顯得無比浩大。就是因為它不自大於萬物,所以能涵納萬物的歸附而無比浩大。

【解釋】
 (1)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萬物恃道而生是指行為體在它的存在方式中分有道的典範范式而生存,就象我們依靠我們目前尚不很明確的"人之道"而生存一樣。道對恃道而生的萬物擁有生殺大權,"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說明道不濫用它的權力。
 (2)不為主、不知主:"不為主"指道不肆行管制萬物,"不知主"則指萬物感受不到道的管制。
 (3)可名於小:可顯得非常虛無渺小。道不管制萬物,沒有意志要求,不是一個攬權介入的權威者,對於感受不到它的莊嚴、只習貫於拜倒在威權的腳下的人來說,它顯得不值一顧,所以它"可名於小"。
 (4)可名於大:可顯得無比浩大。器量小者因邊際局限而易於讓人感受到它的拘管。萬物歸附于道(喻指萬物在合於道的遊戲範式中相統合)卻感受不到道的管制,說明涵納萬物的道是無比浩大,所以它"可名於大"。
 (5)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因為道不自大於萬物,所以能涵納萬物而無比浩大。這與"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一樣,說明只有超越才會真正擁有,才能成就像道那樣的"常"與"大"。

【評析】
  本章是大道的頌歌,是對大道的"大"的品性的闡述。
  道之"大"既指道作為普遍行為規範的普適性,也指道作為某一擬人化的行為者的無不涵納無不相容的寬容品性。由於能涵納萬物又能無妨於自身的諧和穩態就能雍容裕如地應對萬物,所以,這兩方面是完全一致的。道之于天下的這種寬容品性可以作為統治者的最佳楷模,它使人君懂得:對責任的擔當,對權力的自斂是他統有天下的前提。











[文章來源] http://www.laozi.net/bba/cgi-bin/topi ... ?forum=38&topic=82&show=0

發表日期2009/11/19 9:19
_________________
天地萬道。歸一返無。無道無我


《道德經》第33章
015 孟加拉
註冊日期:
2009/7/20 18:38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50
等級: 11; EXP: 30
HP: 0 / 257
MP: 50 / 11139
《道德經》第參拾參章 (辨德)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
  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壽。

【譯文】
  瞭解別人則智,敏慧自知則明。戰勝別人的有力,戰勝自己的強。知足就是富有,堅持力行就是有志,不離失他所維繫、歸依的道的可以長久,身雖死而事業精神流傳就是長生。

【解釋】
 (1)"智"與"明":老子道論談及"智"的有"智慧出有大偽""絕聖棄智""雖智大迷""知人者智""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等。談及"明"的有"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知常曰明""自見者不明""襲明""自知者明""微明""明道若昧""見小曰明"等。綜合起來看,老子對"智"與"明"有獨特的界定與區別的運用。"智"是知識的附贅,"餘食"的撐脹而拱起的顯耀;而"明"則是靈動因應,敏慧自處所對應的、雖無知卻自知的修道境地。富有權威知見,或擁有對生存環境﹑旅途路況的"先知"是"智";雖不擁有路況知識卻能隨遇明察,靈動自安則是"明"。集知成智,進道方明。明眼人並不總是細知某方風景,細知某方風景的並不見得就是明眼人,而盲人則須要近乎完全地掌握一方路況。在老子看來,無知並無妨於"明白四達"。對永遠在途的道者來說,自認無知,因而隨時準備靈動因應的"明"比自認滿腹經綸,前識堪恃的"智"來得高明。

【評析】
  在老子道論中,本章比較獨特。它只是一些格言警句的羅列,並沒有像其他章節那樣引出對行為的勸導或評價,所以,老子的著意點顯得難以捉摸。大致看來,老子似乎是在指出:所有這些智、明、有力、強、富、有志、久、壽等生存境界都可以通過自身的行為修養達成;與知人之智、勝人之力相比,自知之明,自勝之強更為可取;反求諸己的進道修養更能使生存趨於完美。
  也可以認為,在道論所表現的信步漫遊旋律中,這種格言警句的羅列更似間奏中華彩的堆砌,是為下文拔地高揚的大道頌歌作蓄勢的鋪墊。











[文章來源] http://www.laozi.net/bba/cgi-bin/topi ... ?forum=38&topic=82&show=0

發表日期2009/11/19 9:18
_________________
天地萬道。歸一返無。無道無我


《道德經》第32章
015 孟加拉
註冊日期:
2009/7/20 18:38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50
等級: 11; EXP: 30
HP: 0 / 257
MP: 50 / 11139
《道德經》第參拾貳章 (聖德)



【原文】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
  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

【譯文】
  道通常取名于無名,它就像不是器具又可以成為各種器具的樸一樣,雖幽隱渺小,但天下沒有人能把它作為自己的附屬。候王若能體守於道而治天下,各類存在將自然歸服。因天地諧和一體而普降的甘露,沒有什麼人的指使也會自然均勻。推行建制就會趨於確定的名狀。趨於確定的名狀(一定的結構秩序)即使是一種現實,也要懂得適可而止。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危險。有道蒞臨的天下的那種諧和統合,就好像天下的溪水河流都流歸江海一樣。

【解釋】
 (1) 天下莫能臣:即天下萬物都無法把道作為附屬之義。
  老子的大道具有先天地生,生天生地生萬物的先在性,又有其作為眾道之源而對萬物之道的包容性。萬物之道作為"副程式"而在道之中運行,而道作為"元程式"則無法為這些"副程式"作為"可道"運行。萬物有所得於道將從根本上改變其原有的框架結構本身,而不是把道作為某一嵌入的存在而為這固定的框架結構所承接。這就是道之於萬物的"可得而不可見,可傳而不可受"〈《莊子‧大宗師》〉的超越性:可以向道靠近,故"可得";不能與它能所相待,故"不可見";可以通過解放存在者原先的生存框架而傳導,故"可傳";不能讓存在者以原先的生存框架所承接,故"不可受"──這種超越性後來被禪宗所充分意識,並作了更為淋漓酣暢的發揮。
 (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始制"即推行某種建制,"有名"即被推行建制的行為體趨於相應的確定"名狀"。文句的言下之意即:推行建制就會趨於某種確定的"名狀"(以道的觀點看這並不好),這種"名狀"既然已成了現實,那就算了,不過要懂得適可而止。
  老子的"自然"比他的"無為"擁有更大的伸縮餘地,"自然"包含著對既成現實的某種程度的妥協與讓步。但由於"自然"的前提是柔弱靈動的無為而無不為,所以這種讓步終宄是有限的。

【評析】
  本章指出道是天下的真正主宰,道所主宰的天下可以像溪水河流都流歸江海一樣自然統合,並像天地普降甘露一樣形成資源分配的"自均"。老子以此勸導統治者要順應道的大能來推行他的統治,不要多作人為的秩序建制;要充分尊重天下"自賓""自均"的自組織狀態,把統合天下的大任交給道去完成。顯然,這裏面包含著豐富的自組織系統的思想,並涉略了系統結構的調亭勻稱性以及組織分化的適中性等問題。從這些方面看,老子的作為整體宇宙的"神魂"的道,其真正的來路應該是自組織系統的那只"看不見的手"。讓這只"看不見的手"來調理天下與他的"虛君"傾向是一脈相承的。











[文章來源] http://www.laozi.net/bba/cgi-bin/topi ... ?forum=38&topic=82&show=0

發表日期2009/11/19 9:17
_________________
天地萬道。歸一返無。無道無我


《道德經》第31章
015 孟加拉
註冊日期:
2009/7/20 18:38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50
等級: 11; EXP: 30
HP: 0 / 257
MP: 50 / 11139
《道德經》第參拾壹章 (偃武)



【原文】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
  言以喪禮處之。
  殺人之眾,以悲哀蒞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譯文】
  尖兵利器呵,是不祥和的東西,人們通常都嫌棄它,所以,有道的人不靠向它。君子居處以左邊為貴,用兵打戰以右邊為貴──它們背道而馳。尖兵利器這些不祥和的東西,不是君子所常使用的東西。萬不得已而使用它,以恬淡為最佳。即使因此而取勝,也不要自鳴得意。因此而自鳴得意的人是以殺人為樂的人。以殺人為樂的人是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的。吉慶之事以左邊為上,凶喪之事以右邊為上;偏將軍居於左邊,上將軍居於右邊──這說明軍列的秩序儀軌等同於凶喪之事的行事儀軌。所以,準備征戰殺人的人群,要懷著哀痛的心情參加;既使戰勝了,也要按照凶喪的禮儀來處理。

【評析】
  本章是前一章的回頭發揮,表現了比較現實的反戰思想。老子雖貶兵,但並不主張罷棄軍備,他不否定把戰爭作為萬不得已的最後選擇的必要性,但又主張恬淡為上。所以,字裏行間充滿著一片哀其不得已又想盡力輕其害的悲天憫人之情。
  在本章,老子把兵戰之事與社會通常的禮儀習俗相比照,揭示了社會禮儀習俗中潛含的貶兵反戰的情感取向,以及由此宣發的行事儀軌。他主張把這些行事儀軌充分地貫徹於不得已而為之的戰爭之中。這說明了老子對這些禮儀習俗的尊重,對這些禮儀所潛含的思想感情的認同,以及對禮儀所具有的教化功能的肯定。所以,說老子反禮,是有待商榷的。











[文章來源] http://www.laozi.net/bba/cgi-bin/topi ... ?forum=38&topic=82&show=0

發表日期2009/11/19 9:16
_________________
天地萬道。歸一返無。無道無我


《道德經》第30章
015 孟加拉
註冊日期:
2009/7/20 18:38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50
等級: 11; EXP: 30
HP: 0 / 257
MP: 50 / 11139
《道德經》第參拾章 (儉武)



【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譯文】
  用道的原則輔助國君的,不促使國家以武力逞強於天下。以武力逞強於天下很容易得到報應:武裝力量所駐紮的地方,總是一片荒敗;窮兵黷武之後,總是饑荒連綿。有道的人成就功果就適可而止,不敢執取功果而強梁霸道。不把功果作為憑恃,不借功果而張揚誇耀,不恃功果而驕慢待人,只把功果作為情非得已的必需,並不因此而強霸天下。要知道,事物強壯了就難免趨於老化,這是不合於道的,不合於道總是自速其亡。

【解釋】
  (1).兵:一般說來,國家機體的"兵"與動物體的尖爪利齒,人體的強壯胳膊,現實人生的絕技秘智等都是可以共通比擬的,"不以兵強天下"與老子"為而不恃"的不"企立"原則一脈相承。
  (2).果而勿……:與"生而不……"、"為而不……"、"功成而不……"相同,都是"玄德"的固有表現。

【評析】
  本章引"以兵強天下"的惡果為例證,導出對玄德的進一步強調,並指出"物壯則老"的普遍事例以資戒鑒,勸導人們應積德進道以求生存的常盛不衰。











[文章來源] http://www.laozi.net/bba/cgi-bin/topi ... ?forum=38&topic=82&show=0

發表日期2009/11/19 9:11
_________________
天地萬道。歸一返無。無道無我


《道德經》第29章
015 孟加拉
註冊日期:
2009/7/20 18:38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50
等級: 11; EXP: 30
HP: 0 / 257
MP: 50 / 11139
《道德經》第貳拾玖章 (無為)



【原文】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譯文】
  想要把天下抓來任意擺弄的,我看他永遠也達不成目的。天下是神聖的存在,是不可以任意擺弄的。任意擺弄就會敗壞它,緊抓不放就會失去它。所以,各類存在可以任之獨行,也可以任之從隨;可以任之恬柔輕噓,也可以任之迅猛疾吹;可以任之強盛,也可以任之衰頹;可以任之安穩,也可以任之毀滅。因此,聖人戒出手過分,戒自奉過奢,戒行走極端。

【解釋】
 (1).取天下而為之:執取天下並把它作為服從于自己的意願的手段物而任意擺弄,是"以身輕天下"的表現。
 (2).不得已:不得休歇。處事以達目標就像是穿行於事件的從林以求得一處休歇地。不得休歇即達不成目的。

【評析】
  本章指出:不能把天下當作一個可以為欲利所用的手段物而加以逐鹿擾攘,而要把它作為一個神聖的存在而加以細心的守護,真誠的服侍;要做到對天下萬物的順任與放養,並通過主客心態的轉換而達成對人類自身行為的自約、自律。
  執取一項什麼(某工具、某技能、某系統的主控權柄等)就要把它作為憑籍而肆加利用發揮是人類通常的行為慣律。這一行為慣律有時可以有效地提高人類在某一生存環境的行為能力。但是,這種對所取物件予取予奪,予左予右的絕對主控地位卻極易引發那種認為天下權柄盡在於我的自大狂情態,從而誘使人們對世界進行隨心所欲的干預強制,肆無忌憚的獵掠搜刮,結果卻是自掘墳墓。所以,老子認為要從那種"取而為之"的自大狂情態醒轉,要順任放養萬物,要去甚、去奢、去泰。這對於因為過分開發自然環境而正自掘墳墓的現代人類來說,是非常富有警醒意義的。











[文章來源] http://www.laozi.net/bba/cgi-bin/topi ... ?forum=38&topic=82&show=0

發表日期2009/11/19 9:10
_________________
天地萬道。歸一返無。無道無我


《道德經》第28章
015 孟加拉
註冊日期:
2009/7/20 18:38
所屬群組:
會員
文章: 150
等級: 11; EXP: 30
HP: 0 / 257
MP: 50 / 11139
《道德經》第貳拾捌章 (反樸)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
  故大制不割。

【譯文】
  雖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安守於雌柔取態而處事,甘作天下的溝谿。甘作天下的溝谿,永恆的德性就不會離失,復歸於嬰兒般的隨和態。雖深知什麼是清白豁亮,卻安守于摸黑行進的取態,甘作天下的試探者。甘作天下的試探者,永恆的德行就不會有偏差,復歸於無所突出無所特恃的未分化態。雖深知什麼是榮華顯耀,卻安守於平常的謙卑取態,甘作天下的虛無者。甘作天下的虛無者,永恆的德行才趨於圓滿,復歸於混沌無名的樸初態。混沌無名的樸演化展開就成為各種功能性的器具,聖人發揮他那無不為的潛能就成了官長。所以,大道的體制渾然而不斷裂。

【解釋】
 〈1〉為天下谿: 谿,供流水流經的溪谷或河谷,導流渠。甘作天下的溝谿,喻曲己順物,讓萬物行于其自然。
 〈2〉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白,顯學成見之光所照耀的清白豁亮的環境。黑,未知世界。"為天下式"即"為天下栻"(見十二章)。"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義即在"大白天"仍保持摸黑行進時的試探態勢,表示行為者拋開已有之學而虛心待知。
 〈3〉無極:無所突出無所特恃的未分化態。"栻"的基本特徵就是不確定地展現眾多狀態卻又不特別趨向於某一確定態,無論"白天"、"黑夜",恒常如此。所以,"為天下式"就要"復歸於無極"。
 〈4〉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樸雖不為一器,卻又可為眾器,是無為而無不為的混沌的表徵。混沌經由一系列"歧中有歧"的分化展開而成為各種具體的存在物即"樸散則為器"。樸之成器即樸之為用,聖人之用之為官長(管理者、領導者的統稱)即聖人作為無為者的無不為之能的發揮,兩者是共通比擬的關係。
 〈5〉大制不割:"大制"與"大象"、"大器"都是從不同角度對道或有所得于道的行為體的稱謂。"大"是道的屬性,大制即道或大得於道(即大德)的體制,(大象即道或大得於道的形態,大器即道或大得於道的存在)。"割"即斷裂、肢解,引伸為孤傲絕塵,斷然割裂與對立面之間的依存性。知雄而守雌、知白而守黑、知榮而守辱都是不割的體現,支離二者即為"割"。大制不割即大道的體制渾然諧和而不支離斷裂之義。

【評析】
  本章勸導統治者要拋開對強權、學識和榮譽的依賴,要懂得曲己順物、棄學待知、虛懷若谷,要致力於積德返樸,注意發揮樸的大能而不是器的專長,並以此使整個體制變得渾然諧和而不支離斷裂。
  老子大略地勾劃了積德的三個過程特徵。"常德不離"是積德的起點,"常德不忒"是積德的方向保證,"常德乃足"則是德行相對圓滿的境地。與此相應,"嬰兒"代表弱分化態, "無極"代表未分化的"無為"態,而"樸"則代表具備無限演展潛能的"無為而無不為"態。"樸"有成器之能而又不局限於專器之專長,對通常從專業領域或專職部門提拔的管理者來說,懂得脫器返樸是非常重要的。對於領導者來說,既不局限於某一專職部門或專業領域,又能參與到各個專職部門或專業領域是他必須做到的"無為而無不為"。以"樸"作為統領全局以致"大制不割"的領導者的典範,是非常有道理的。











[文章來源] http://www.laozi.net/bba/cgi-bin/topi ... ?forum=38&topic=82&show=0

發表日期2009/11/19 9:09
_________________
天地萬道。歸一返無。無道無我



« 1 ... 9 10 11 (12) 13 14 15 »




Goodz © 2005-2029 GP
本站會員之個人言論或行為、不代表本站之立場與看法
...